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08:30:4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遂府办函〔2008〕184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遂宁市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遂宁市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位,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是指市城区内所有单位、经营场所和个人,将生活垃圾(含商业垃圾,不含建筑装修垃圾,以下同)装入专用垃圾袋,放在指定的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时定点收集、运输的一种管理模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遂宁市市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单位、经营场所、各类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及暂住人员。
第四条 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的实施,督促搞好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服务,负责辖区内主要公共场所生活垃圾袋装化的日常管理工作;船山区政府、开发区、河东新区、工业园管委会负责辖区内垃圾袋装化的宣传发动,组织落实楼道垃圾窗的封闭和社区、小区、辖区内单位垃圾容器、专用垃圾袋的设置,负责本辖区内垃圾袋装化日常管理工作,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街面无乱堆、乱倒、乱放的生活垃圾;对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物业公司、经营场所、集贸市场未按规定设置垃圾容器和专用垃圾袋,乱倾乱倒生活垃圾的,市城管执法局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市爱卫办、公安、工商、教育、商务、环保、卫生等部门应积极配合,保障本办法的施行。

第二章 生活垃圾袋装投放及管理
第五条 市城区内所有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经营场所、集贸市场和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须自备垃圾容器和专用垃圾袋,安排专人将生活垃圾装入袋内,扎好口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投放至垃圾收集容器内或垃圾收集车辆上。禁止不按时或随地散装投放。
第六条 现有的楼道垃圾窗必须在2008年8月1日前自行封闭。楼道垃圾窗封闭后,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增设垃圾容器或修建垃圾房。
第七条 主次干道和重要公共场所的果皮箱须套垃圾袋,由市、区环卫部门在各自辖区内负责设置。
第八条 居民住宅区内垃圾收集容器或收集房的布局要便民、合理。垃圾收集房式样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垃圾收集房窗口要有规范性告示,垃圾收集房周边空地要绿化。
第九条 没有条件设置垃圾收集房的居民住宅小区和沿街单位、居民的垃圾,要先放在室内自备的垃圾容器内,待垃圾收集车行至门前时,自行投放到垃圾车内。
第十条 严禁乱抛、乱扔、乱堆放垃圾。居民产生的垃圾不得随意堆放在楼道口、房前屋后、绿化带、道路边缘或其他公共部位。集贸市场内摊主产生的垃圾不得向居民区或市场外公共场所堆放。严禁个人对袋装垃圾进行分拣和处置。
第十一条 医疗单位、生物制品企业、屠宰场及其他有关生产、科研单位所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在未进行消毒处理前,不得进行袋装和投放。

第三章 生活垃圾袋装化清运及管理
第十二条 生活垃圾袋装后,实行定时定点清运。市、区环卫部门应充分兼顾单位及居民的作息时间、清运交通线路情况等因素,安排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合理安排清运时间、次数和顺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清运后的卫生工作。
第十三条 环卫部门应保持垃圾清运工具整洁,禁止清运过程中的抛、扬、撒、漏。

第四章 奖励和处罚
第十四条 对在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由市人民政府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评选卫生先进单位条件之一。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城管执法局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对相关责任单位,同时报请市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一)不按本办法规定设置垃圾容器和垃圾专用袋的;
(二)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生活垃圾的;
(三)垃圾袋破损影响环境卫生的;
(四)未经批准从事生活垃圾的分拣和处置,影响环境卫生的;
(五)不按时封闭楼道垃圾窗的;
(六)故意损坏生活垃圾袋装化设施的;
第十五条 按本办法作出的行政处罚,依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实施。罚没收入,一律上交市财政专户。

第五章 垃圾袋装化的保障措施
第十六条 各新闻单位应当加强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的宣传和舆论监督。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要搞好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市民的自觉性和参与意识,确保政令畅通。
第十七条 各级领导机关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好带头作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对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问题的答复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对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问题的答复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天津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你委津经贸资管字(1996)第172号文悉。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本条所说的“对外抵押”,是指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向中国境外的金融机构(包括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公司或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进行抵押。
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必须遵循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规定如期缴付出资;
二、企业抵押贷款后,其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符合《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的规定;
三、抵押期限不超过企业经营期限。
在执行上述规定时,审批机关应当要求申请抵押的企业提供下列文件:
一、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的申请。该申请应说明抵押原因、抵押物和抵押权人名称并做如下保证:在提交本申请之前,该抵押物未曾设立担保物权;或该抵押物曾设立了担保物权,但该企业已将有关事实通知抵押合同中所述之抵押权人;
二、企业章程;
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和有关抵押物的产权证明;
五、企业董事会或其最高权力机构关于同意抵押企业财产或者权益的决议;
六、抵押合同副本。
审批机关对上述文件审核无误后,可向企业做同意批复并抄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外汇管理机关。
请你委遵照执行,如有问题,及时请示。

附件 关于同意××公司抵押财产(或者权益)的批复(供参考使用)

××公司:
你公司关于××的申请及有关文件收悉,经审查,符合
中国有关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同意你公司将申请中所述抵
押物抵押给××(抵押权人名称)。请于收到本批复后30日
内持本批复及有关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
备案。
(审批机关名称)
一九九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1996年10月31日

四川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办法 (试行草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办法 (试行草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保护农业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承包合同是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与承包者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与承包者之间签订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等承包合同。
第四条 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集体所在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的发包方;该合作经济组织的社员家庭、个人和专业队、专业组是承包方。
由发包方发包的耕地、山林、水面、荒地、果园、茶园、桑园和机械设备、耕畜、农具、房屋、厂 (店)、晒场、圈舍等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发包方。承包方只有按合同规定用途的使用权,不得损坏,不准变卖、出租、抵押和擅自处理。承包耕地不不荒芜或进行破坏性经营,不得私? 宰鞣桥┯玫亍? 第五条 订立农业承包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有利于坚持土地公有制,有利于完善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由社员民主讨论决定。
承包方式应当因地因项制宜,充分尊重社员的意愿。

第二章 农业承包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六条 当事人双方依法就农业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农业承包合同即成立。
第七条 农业承包合同的内容包括下列约定事项:
(一)合同名称、发包方法定代表人和承包人姓名;
(二)承包项目和承包期限;
(三)承包生产资料的数量及其管理使用办法;
(四)承包人交纳农业税和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的数量、时间和方式,提供农田基建工、义务工的数量和结算方式;
(五)承包人完成国家定购的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交售方式、交售时间;
(六)发包方向承包方提供的生产经营条件、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和组织社会化服务的收费办法;
(七)违约责任;
(八)当事人协商同意列入的其他条款。
第八条 发包方有要求承包方履行合同的权利,同时承担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金积累和组织资源开发、兴办集体企业的义务,不断增强为承包方提供服务和逐步改善生产基础设施的经济实力。
承包方有权独立自主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有权享受集体提供的各项生产、生活服务,同时承担按时交纳集体提留和提供劳动积累。完成农业税和农产品定购等项义务。
第九条 承包生产指标,一般应按前三年平均产量 (产值)加上有把握达到的增产部分确定;多种经营项目应根据生产能力和费用定额确定。
第十条 农业承包合同采用书面形式,由发包方法定代表人和承包人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合作经济组织公章。农业承包合同签订后,可到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或公证机关办理鉴证或公证手续。
第十一条 农业承包合同依法签订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三章 农业承包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第十二条 农业承包合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变更或解除:
(一)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会讨论同意,又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
(二)由于重大自然灾害或一方当事人无法防止的外部因素,使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的;
(三)订立农业承包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计划,发生重大变化,严重影响一方利益的;
(四)一方违约,使承包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没必要继续履行的;
(五)由于承包方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使合同失去履行条件的;
(六)承包方进行破坏性生产经营,经发包方劝阻无效的;
(七)承包的土地或其它自然资源被征用或调整的。
第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农业承包合同,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应在接到通知后三十日内答复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约定的期限答复)。过期不答复视为默认。
第十四条 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农业承包合同,使另一方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外,责任方应当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双方同意变更或解除农业承包合同应达成书协议,并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方能生效,协议未达成前原农业承包合同仍然有效。经过鉴证或公证的农业承包合同变更或解除后,应到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或公证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发包方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动,发包方或承包方发生合并、分解时,原来签定的农业承包合同仍然有效。
第十七条 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将合同所规定的项目转包给第三者时,应向发包方备案。

第四章 违反农业承包合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 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农业承包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
第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农业承包合同的,应继续履行。
第二十条 当事人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农业承包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理由,经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证明后,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并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笔氯艘环讲扇∫欢ù胧┛梢约跚崴鹗Ф床扇〉模蛴Τ械R欢ㄔ鹑巍? 第二十一条 承包方出卖、出租承包土地,发包方有权立即收回,并没收非法所得;对承包土地弃耕荒芜的,应赔偿经济损失;擅自改变用途或毁坏的,应当限期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的,加倍赔偿损失。
第二十二条 承包方对承包的农机具、生产设备设施、房屋等,因使用、维修、保管不善造成损失或丢失的,由承包方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二十三条 承包方未按照合同规定及时交售国家定购农产品任务,未及时上交农业税和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发包方有权责成承包方尽快完成,由引而发生的误工等费用由承包方负担。
第二十四条 发包未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数量提供生产资料或生产过程中的服务,给承包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发包方负责赔偿。

第五章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调解与裁决
第二十五条 农业承包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协商未能达成协议的,任何一方可以向所在村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小组申请调解。村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小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双方互相谅解达成协议,发出调解书。当事人双方应当遵守执行调解达成的协议。
第二十六条 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可向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申请裁决。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反悔的,可在接到调解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发包方所在地的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申请裁决。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裁决? ⒊霾镁鍪椤5笔氯怂接Φ弊袷刂葱胁镁鼍龆ā?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无效农业承包合同的确认
第二十八条 下列农业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
(二)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三)违背合作经济组织章程或社员大会、社员代表会决议的;
(四)发包方无权发包的;
(五)采取欺骗、胁迫等手段签订的;
(六)主要条款不明确而无法履行的。
无效的农业承包合同,从订立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十九条 无效农业承包合同的确认权,归乡 (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和人民法院。
第三十条 农业承包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一方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属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故意造成农业承包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可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

第七章 农业承包合同的管理
第三十一条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乡 (镇)人民政府设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由乡 (镇)长、乡 (镇)经营管理站长、乡 (镇)文书、司法助理员等人组成,管理农业承包合同。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二)指导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
(三)检查、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的履行;
(四)负责农业承包合同的鉴证;
(五)负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裁决;
日常工作,由乡 (镇)经营管理站承办。
第三十三条 村建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小组,由村民委员会主任 (或联社主任)、专业会计、调解委员会主任等人组成,管理农业承包合同,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二)指导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
(三)检查、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的履行;
(四)调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五)保管农业承包合同的档案和有关资料。
日常工作由专业会计承办。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开发性项目的跨地域承包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非本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要求订立农业承包合同,应提供所在乡 (镇)人民政府的证明,经考察合格方可签订农业承包合同。发包方要求担保的,可由有偿还能力的单位或个人担保。担保单位或个人在承包方不履行合同时负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农牧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987年12月22日